6月30日,在南方日报《脱贫攻坚广东担当》的专题报道中,云浮市新兴县以整版的报道呈现,全面详细讲述了新兴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和有力举措。
详细报道如下:
近日,在天堂镇内东村种植粉蕉以及水果木瓜的基地里,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还不时传来阵阵欢笑。“每天忙忙碌碌的,但是心里头踏实,生活有了奔头和盼头。”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内东村贫困户黎国全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治本的重要路径之一,实施产业增收,成为内东村在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中重要一项。“以前我用自家土地种植蔬菜,但是蔬菜种植基本上是‘看天吃饭’,经济收入很不稳定。”黎国全说,现在他将土地出租给粉蕉种植基地,一边在产业基地打工,按月领取工资,一边领取土地租金,年底还有固定分红,收入稳定了不少。像黎国全这样的内东村农户还有很多,他们都在新兴县的脱贫攻坚过程中,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黎国全的故事,正是新兴县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缩影。
强化组织
提升“战力”助力脱贫
一场春雨后,广东省新兴县车岗镇布马村牛油果和沉香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牛油果树和沉香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村民李红英、杨金容在给牛油果树和沉香树除草和施肥,她俩原本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三年前村委和新兴县祥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起牛油果和沉香种植基地后,就进入基地务工,家门口稳定工作的薪金和流转土地的租金让她们两户都在去年底顺利脱贫。
自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来,新兴县就按照云浮市委“两新一前列”部署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被省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组织领导,通过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营造浓厚氛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日,新兴县委书记王巍到大江镇调研脱贫攻坚时,明确提出确保贫困村出列、贫困户稳定脱贫、扶贫资产管理高效规范等要求。
在王巍看来,在新兴县,大江镇有绿水青山,有红色记忆,这是新兴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独特优势。正因此,下一步,新兴一是要高质量做好责任性和常态化工作,尤其要做好涉及群众利益等民生工作;二是创新性推进党建工作,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作为,提高一线党员的主动示范作用和战斗力,让党员从“让我干”变成“我要做”,从“要求做”变成“我想做”,提高基层党员的干事能力和干事本领;三是要利用好大江的独特资源,进一步错位发展。
因地制宜
特色扶贫强化“造血”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新兴县积极拓宽扶贫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推进养殖、青梅、紫米、蔬菜、粉葛、辣木、南药、茶叶等特色农业项目,着力构建益贫带贫机制,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效提升了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带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王巍介绍,新兴县一方面通过加强政企合作,建设扶贫养殖小区,助贫困户增收。依托温氏集团龙头企业作支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年出栏肉鸡万羽的“红光云秋洞、布辰”扶贫养殖小区,该项目为新兴县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年增收多元。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投资模式,带动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其中,新兴县统筹扶贫专项资金万元,投入太平镇象窝茶场有限公司建设种茶基地亩,带动全县多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增收多元;与此同时,车岗镇则利用扶贫资金万元投入牛油果和沉香种植基地,带动车岗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年增收元。
与此同时,新兴还大力引进光伏产业,确保贫困户参与资产收益项目。近几年来,新兴县投入资金多万元,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26个,装机容量为千瓦,年收益多万元,每年为贫困户带来收入约元。
除上述抓手外,新兴县还借助发展种植项目,促进贫困户增收。通过改良青梅种植,优化粉葛种植、推广优质水果种植、扩展蔬菜种植、引导紫米种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双管齐下
防疫脱贫“两手抓两不误”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有着“中国禅都”美誉的云浮新兴县,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统计数据显示:仅年2月4日至10日(年三十至年初六)期间,新兴全县累计旅游接待人数就达到了.13万人次。因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便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新兴县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迅速成立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县上下联动、巧用网格化排查+大数据管理,精准施策,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效实现“外防输入,内防传播”。
一方面,新兴县迅速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县各镇扶贫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马上行动,落实网格化精细管理,坚决阻断疫情向农村蔓延。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弱势群体进行排查,宣传防疫知识和派发口罩、消毒药品等防护物资一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了解家庭成员情况率为%,做到特殊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贫困户零疫情。
另一方面,新兴县继续做好贫困户稳产保供增收。组织农村贫困人口尽快恢复生产和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倡议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消费扶贫产品,通过村级扶贫产品电商网点和销售门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成功销售柑橘、番薯等农产品1.86万斤,做到生产资料不断供、农产品不积压、资金不断流。
与此同时,新兴县还积极推进贫困户安全有序返岗就业。积极采取各种暖心措施,摸查贫困劳动力返岗情况和就业意向,摸清本地区企业缺工情况,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准确的企业用工信息。同时开发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如护林、生态管护、卫生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临时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段时间以来,新兴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各镇各有关部门都把支持企业加快全面复工复产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挂牌督战
着力推进剩余未脱贫人口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在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如何着力解决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也是摆在新兴党委政府面前一个突出的难题。
针对上述情况,近段时间以来,新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工作要求,为着力解决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问题,制定了《新兴县脱贫攻坚挂牌督导挂钩联系工作方案》和出台了《新兴县处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挂钩联系工作方案》,将新兴县未脱贫的86户人实行县领导包村、包户责任制,挂图作战,按照“一户一法”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间。由县纪委、组织部“按图索骥”,对照时间、任务进行督导检查,对进度慢和措施不落实的进行通报和问责,举全县之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新兴县重点聚焦剩余未脱贫户情况,进行精准施策。”王巍表示,一方面,新兴县委、县政府对未脱贫户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台账、分析原因、创新思维,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另一方面,则通过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新兴县脱贫攻坚“五百”大行动,即百岗待人、百企帮扶、百干对接、百坊进村、百万贴息五大重点行动。除此之外,新兴县还成立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宣传等7个行业部门督战专班,实现督战全覆盖,对任务重、困难大、剩余未脱贫人口多、危房较多的镇、村(居)委进行实情研判,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因户施策集中力量解决剩余未脱贫问题,确保全县86户人如期脱贫。
通过前阶段的工作,严格按照“一户一法”要求逐户逐人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数读
●新兴县辖12个镇个村(社区),有15条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年底,全县脱贫率98.17%,15条省定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
●截至0年5月8日,新兴县原未脱贫86户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实现“清零”目标。
●截至年12月31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户25人,无劳动能力户人),其中一般贫困户户人、低保贫困户户人、五保贫困户户人。相对贫困村15个(高明区帮扶13个,云浮市直单位帮扶2个,贫困村内贫困人口为户人)。共投入扶贫资金2亿元(其中:扶贫资金1.78亿元),精准实施74个扶贫产业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
●截至0年5月,新兴县累计实现名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或就近就业,就业率91.10%,对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实用技能或转移就业培训,培训率%,优先安排名贫困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认定“凌丰、先丰、万事泰、三A”就业扶贫车间4家。
■延伸阅读
今年6月22日至24日,新兴县0年两会召开。在6月23日举行的新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新兴县委副书记、县长袁伙月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