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314/4591273.html
随着文旅行业逐步复苏,网红打卡地日益成为广大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的青岛可谓异军突起,大学路网红墙、小麦岛公园、白泥地公园、燕儿岛公园、产芝村、凉泉理想村……一批自然生长起来的新兴网红打卡地不断涌现,成为网友们趋之若鹜之处。相比传统知名景区,这些网红打卡地自带流量,在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增加城市的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作用不容小觑。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缺位、管理服务不到位,停车难、如厕难、环境脏乱、无人管理等弊端也伴随着激增的客流浮出水面。如何避免这些新兴网红打卡地昙花一现,实现“长红”效应,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状
停车难、如厕难、卫生脏乱
新兴网红打卡地游客体验差
近年来,满足高品质、重体验、爱分享等旅游需求的网红打卡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让游客们惊喜连连的同时,也成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全新增长点。
继大学路红墙爆红网络之后,青岛的不少网红打卡地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年,青岛评选出首批50处网红打卡地,包括以栈桥、八大关、崂山等为代表的23处经典旅游景点和以小麦岛公园、燕儿岛公园、产芝村、凉泉理想村等为代表的27处新兴网红打卡地。
与经典旅游景区的精心运营不同的是,新兴网红打卡地大多都是借助新媒体助推而生长起来的。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市新兴网红打卡地主要分布在前海一线,部分零星散布在各区市的海滨地带、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人文景观、文化艺术、阅读空间、街区园区等其他类型的新兴网红打卡地才刚起步,且多集中在老城区。借助小红书、抖音等网络裂变式传播,这些打卡地近年来迅速走红,打卡流量呈现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成为青岛旅游资源中不可小觑的新生代力量。
最早走红的大学路网红墙,每天从凌晨到深夜,都有拖着行李箱的文艺青年们在排队拍照打卡。因为拍照游客太多,大学路与鱼山路拐角处的网红墙一度被蹭“白”了;在小红书上两万多篇游记强力推荐的小麦岛公园,目前每天登岛游客近3万人次;白泥地公园每个周末都会吸引数千名游客前来宿营、赶海,周日晚上,公园周边的私家车排起了长龙……
然而,与爆棚的打卡人数一起增长的,还有市民和网友的投诉。记者从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悉,因缺少停车位、上厕所不便、环境卫生差等问题,自然生长的网红打卡地频遭市民投诉。以小麦岛公园为例,今年以来,市民投诉已达条。
停车位不足是游客吐槽最多的问题。记者日前前往小麦岛公园实地探访,发现进出该岛的唯一通道是一座宽约5米的漫水坝,坝上人车争道,交通秩序混乱。不少游客驾车前来,经常因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在周围兜圈子。“听说这里很好玩,可找车位就花费了半个多小时。”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抱怨。记者看到,附近的麦岛路上竖着多块“小麦岛内无停车区域,请在此掉头”的温馨提示。该道路上仅有的大型停车场目前仅供公交车专用。
公厕缺位也是相关投诉中的高频词。记者现场观察,小麦岛周边共有3处公厕,但距离入口广场的直线距离都超过米。公园入口处附近的新公厕目前尚未开放使用。“上个厕所来回需要走10多分钟,在小麦岛上‘方便’确实有些不方便。”一位游客坦言。
除了停车难和如厕难外,卫生问题也是网友反映的热点之一。近日,记者傍晚时分来到位于北部海岸的新兴网红打卡地白泥地公园,现场海浪轻拍,海风轻抚,本来是一幅美好的海边落日美景,却被呛人的油烟味完全破坏了。记者粗略统计,公园内同时有11个烧烤炉正冒着黑烟,有些烧烤炉甚至霸占了附近的草坪。“这些游客俨然把公园当成了夜市,离开时,更是留下了一地的垃圾和油渍。”一位来此休闲的市民叹息道。
此外,不少网友还对新兴网红打卡地普遍存在的商业配套缺失表示失望。“一些打卡地名气很大,风景也很美,商业配套却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连瓶矿泉水都买不到,影响了旅游体验。”从苏州来青岛旅游的白先生抱怨说。
问题
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管理服务提升乏力
“停车难、如厕难、卫生堪忧等问题,是目前我市新兴网红打卡地普遍存在的难题。而其背后,凸显出这些网红打卡地的发展困境,如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缺乏专业化管理服务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桎梏。”业内相关专家表示。
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很多新兴网红打卡地的通病。原本寂寂无名的小景点,借力新媒体一夜爆红,必然面临着现有配套设施无法承载客流量暴增的尴尬。
记者了解到,小麦岛公园开发建设前是一座荒岛,年的建设初衷是绿化荒岛,还岛于民。当时,开发者只是拆除了岛上的违建,进行了基本的绿化,并未按照景区标准进行配套建设。“年,小麦岛知名度大增,登岛人流量出现数十倍的增长,大大超出了建设时的预想,公厕、停车位等原本充足的配套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暴增的需求。此外,公园内的保洁和绿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崂山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崂山区正在新建公厕,增设闸机控制登岛人数,但停车场配建、入岛通道建设等仍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大学路网红墙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困境。因为地处老城区,停车资源本来就先天不足,大量游客涌入后,网红墙周边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虽然近年来开发了新的停车场,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此外,大学路附近除了咖啡馆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其他旅游基础设施资源欠缺,限制了这处网红打卡地的流量变现。
自然生长的网红打卡地想要突破发展,除了亟待完善配套设施等硬件外,管理与服务等软件提升也至关重要。然而,我市目前的新兴网红打卡地管理单位纷杂,管理理念落后,无形中限制了未来的发展。
作为目前李沧区北部唯一的网红打卡地,白泥地公园的发展潜力巨大,其开发利用得如何,对我市北部海岸旅游的发展意义显著。但记者了解到,在年开发建设时,白泥地只是作为填海地之一,被列入李沧区胶州湾岸线整治工程,其管理模式也是基于滨海绿地设计的。但随着白泥地公园走红网络,大量游客前来露营、赶海,之前的管理模式远远滞后于骤增的需求。
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白泥地公园目前采用PPP模式进行管理,项目由李沧区政府和一家建设工程公司合作建设。目前的运营管理和维保也由这家建设工程公司负责,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日常巡查。尽管这种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项目“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但对网红打卡地的游客管理却鞭长莫及。
“游客们扎堆露天烧烤,影响了游客体验,拉低了景点档次。但是,白泥地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公园,我们只是负责建设区域的维护和保养,没有办法完全禁止游客破坏设施、海边烧烤等行为。”该建设工程公司负责白泥地项目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记者了解到,白泥地公园的维保合约还有4年到期,合约期间,维保单位不会进行合约以外的开发建设。相关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我市目前绝大部分新兴网红打卡地都没有被纳入规范的旅游管理体系,管理单位也非常庞杂。部分新兴网红打卡地仍由园林绿化部门、区建管局、街道办事处乃至所在社区或村庄管理,还有少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以网友眼中的青岛地标之一石老人海蚀柱为例,由于没有专门的旅游开发团队,其开发建设远比不上附近的石老人海水浴场和石老人观光园,至今仍停留在野游阶段。据悉,其停车场管理目前是由石老人社区负责,其堤坝维修和垃圾处理则是由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办事处负责。台湾路步行道的“油画山洞”每天吸引大量游客排队拍照打卡,但目前也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
“相比重庆、西安、成都等城市的多样性,我市目前网红打卡地的类型比较单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地标式网红打卡地尚未出现,这与其自然生长状态下配套设施无法尽快跟上、管理服务不到位等不无关系。”一位业内相关专家表示,“网红打卡地生命周期不长,有的爆款只能延续数月,维持好的仅可以延续数年。随着新晋网红不断涌现,现有网红打卡地如果仅靠吃老本,不在长期专业管理和开发规划方面下点功夫,一旦游客新鲜感消退,将会遗憾地错过发展黄金期。”
建议
顶层设计配套基础设施
培育地标式网红打卡地
“自然生长出来的新兴网红打卡地聚集效应十分明显,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游客,激发游客文旅消费的潜力,增加城市的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目前各地旅游产业重要的生力军之一。因此,对于我市爆红的网红打卡地,不可放任其野蛮生长、自生自灭。”市政协委员、胶东半岛影视行业联盟主席贺志宝说。
业内研究表明,游客对各类网红打卡地需求不同,环境好、价格适中、交通便利的场景,更有潜力在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长红”地。“对自然景区类网红打卡地,游客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