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工信局聚创新之能扬产业之帆

北京雀斑医院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1130/10008937.html

  新兴,一片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热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升级势头良好,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兴县工信局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拿出开拓创新和敢为人先的干劲,带领新兴县创新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打造新发展格局,紧抓发展机遇,持续务实举措,固优补短,高效落实,通过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赋能地方经济发展“加速度”。

  ●谭笑叶桦琼

  夯实基础

  聚焦产业发展热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为发挥科技创新引导作用,提升新兴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新兴县创新中心立足产业根本,联合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开展科技成果与技术转化服务活动,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本土企业和先进科创资源之间架起双向沟通桥梁,通过发出近份企业技术需求征集表,走访40多家企业,举办3场需求对接会,靶向匹配企业所需人才和技术,促进8所高校院所近20名专家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成果路演等形式与本土企业开展需求对接。其中,新兴县五叶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黄亚辉教授团队,在今年3月就茶叶新品种研究达成项目合作,并通过专家牵线广东电视台“摇钱树”节目组对茶叶新品种“禅金1号”作专题报道;广东新合铝业新兴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等就企业技术难题和项目对接保持紧密联系。

  新兴县工信局、县创新中心将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效能,建好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在新兴县落地扎根,推动高校院所、本土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协作融通,共同构建创新全链条,为新兴县建成科技成果“集聚转化地”贡献力量。

  拓展维度

  深化合作交流激发“镇能量”

  镇域活,则县域富。因此,新兴县创新中心不断拓展服务维度,延伸服务触角,力求充分发挥乡镇优势,积极探索拓宽镇域经济发展思路。今年7月,新兴县创新中心牵线搭桥,促成华南理工大学陈明教授团队与车岗镇政府的产业振兴项目合作,共同构建“车岗镇政府+温鲜生企业+农商银行+华南理工大农品盛团队+县创新中心+农户”六方合作发展的共赢机制,联通起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集群式走进大湾区,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打响产业品牌,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接下来,新兴县工信局、县创新中心持续聚焦乡镇特色产业,多方联动整合生产、研发、设计、资金等关键要素,通过资源对接、人才引进、品牌打造等方式,攻关行业发展痛点堵点,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为县域、镇域经济“双轮驱动”协同发展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拓宽渠道

  积极推动资源对接畅通产业问题需求

  以企聚才,以才促产。新兴县创新中心广泛组织各领域人才深入新兴县产业企业开展交流对接合作活动,为产业升级发展献策献力。其中促成国内知名设计师、L+品牌创始人李凤朗与广东翔顺餐厨具有限公司达成“L+LUCUKU”双品牌战略合作,并在芝加哥IDEA年会上首次推出“L+LUCUKU鼎壶”,赢得多国设计师高度赞赏,同时获得工信部首届“工业游礼”文创设计产品BEST50金奖;促成未来现实(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奥柏兴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针对企业信息化智能技术应用建设达成合作,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五山博士联盟与翔顺控股集团围绕文旅项目建设展开多次对接,探讨深化合作模式和内容,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迈入新阶段。

  未来,新兴县工信局、县创新中心持续深入开展县内企业调研,拓宽资源整合渠道,搭建精准对接桥梁,提供多种形式的产才互动服务,进一步促进产才融合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纳英才

  柔性引才引智

  助企提质增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兴县创新中心依托人才驿站,根据地方企事业单位需求累计引进各领域各层级人才多名,并与50多所高校院所保持密切联系,为企业输送人才、技术,提供资源储备。其中引进北京科技大学臧勇教授团队,指导新兴县铝材行业铝合金型材加工生产技术,推动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引进清华海峡研究院海峡云顶张为专家团队,针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土文化挖掘利用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引进暨南大学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周圣丰教授团队,为不锈钢餐厨具产业探索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难题。

  下一步,新兴县创新中心将深耕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柔性引才引智作用,着力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活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干事平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牵线搭桥

  校企合作再深入产教融合绘新篇

  新兴县创新中心坚持需求导向,深入了解企业难题,积极协助企业对接高校院所资源,组织企业走进高校参加招聘会、宣讲会等,发挥“红娘”作用,“牵线”校企合作,成功促成翔顺控股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等高校在人才定制培养、人才输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广东奥柏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筠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对接资源合作共享、创新成果转移孵化等方面问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兴县工信局将加强统筹协调,率领县创新中心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定位、精准发力,高位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建设,为新兴县加快融湾高质量发展、奋进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贡献“创新”之力。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