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84445.html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来到云浮罗定市金鸡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已恢复整洁、庄严的状态。这得益于几个月前,云浮罗定市人民检察院派出干警,对市内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实地调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向主管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对此,当地迅速响应,不仅对纪念碑周围环境进行了整改升级,还配齐了连州战斗纪念公园内的罗定革命史料馆的各类消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浩气传千古,丰碑立后人。今年3月起,云浮市检察机关开展红色资源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主动发挥监督职能,让红色资源重新焕发活力。
重点部署推进
摸排97处红色革命资源
今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明确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重点予以部署推进。为深入贯彻上级院精神,云浮市检察机关通过调取资料、实地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对全市辖区内97处红色革命资源进行了摸底排查。
今年3月和4月,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到蕉山革命烈士纪念陵园,通过多种方式勘查该处的保护状况。在实地调研中,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发现蕉山革命烈士纪念陵园存在一些日常管护不当的问题,而且该地作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未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不利于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新兴县蕉山革命烈士纪念陵园只是检察机关走访调查红色革命文物资源保护情况的一个缩影。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逐一走访了云城区陈剑夫革命烈士纪念碑、云安区富强革命老区纪念亭、罗定市连州战斗纪念公园、罗定市罗平无名氏烈士墓、郁南县桂圩镇龙岗村的李荣欣故居、李镇靖故居等处,将各处文物资源保护存在的不足登记在案。
随后,云浮市检察机关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确立了一批检察公益诉讼线索,并对非法侵占英烈设施管理范围内的土地、随意倾倒垃圾、碑文模糊等问题进行了立案监督。
一纸检察建议
擦亮革命老区“文化名片”
革命文物是前辈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是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记忆标志。
为更好助力当地政府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人民群众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云浮两级检察机关认真细致对公益诉讼线索进行了核实和调查取证,及时向文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或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主管单位以磋商函、诉前检察建议等形式反馈本地区红色革命资源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找准监督切入点开展工作。
收到检察建议后,有关部门迅速形成了保护革命文物的共识,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抓细保护工作。
云浮市烈士陵园内的垃圾和杂物已被清理,破损的道路台阶等被全面清理和修补,确保陵园内卫生清洁、基础设施完好美观。
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在整改回头看的时候,与该项目负责人对各项整改建议一一对照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检察建议均全部整改到位。“我们收到检察院的建议书之后,立马对全县的13处烈士陵园和纪念设施进行排查,对建议书里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新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股股长梁淑卿说。
为擦亮革命老区的名片,云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采取派专人定期清理落叶和垃圾的长效机制做法,解决了该地满地落叶、杂草丛生的问题;云安区不仅升级了富强革命老区纪念亭的绿化,还配齐了建筑物上的瓦片和瓷砖;罗定市迅速配齐了罗定革命史料馆所需的各类消防设施,消除安全隐患;郁南县桂圩镇龙岗村的两处故居正在进行紧张施工,该县充分整合和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擦亮“红色文旅,桂美桂圩”的红色旅游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这段时间,通过我们到实地回头看,该整改的地方基本上已经整改完成。接下来全市检察机关将与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一起承担职责,传承云浮红色基因。”云浮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曾凡英说。
近年来,云浮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检察公益诉讼在英烈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帮助推动解决了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工作中面临的诸多“老大难”问题,有力提升了该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的能力,全市各个红色文化基地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也是云浮市检察机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三周年之际,在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凝聚保护共识
以“检察蓝”守护“革命红”
名人故居是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革命名人的故居更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是一部部生动形象的“活党史”“实物党史”。
为进一步加大对云浮红色资源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云浮市检察机关开展了“红色巡礼”小专项行动,把保护名人故居尤其是革命名人故居作为该地继续深入推进红色资源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的重点范畴,组织巡回检察活动对名人故居保护现状进行摸底和排查。
走进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邓发的故居大院,一间朴素的民房映入眼帘,在周围青松翠柏的衬托下,显得安宁祥和。据了解,云浮市为纪念邓发光辉而短暂的一生,由政府拨款按原状对邓发故居进行了多次修缮;在人杰地灵的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保存完好的叶季壮故居便坐落于此。叶季壮曾任中央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八路军后勤部长及共和国第一任贸易部部长,被誉为“红管家”。
云浮市检察机关经走访发现,在漫长的时间里,有些名人故居保存状况较好,如同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有些故居却因为疏于管理,成了“大杂院”,难见原貌。
中共三罗组织金山交通站旧址位于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金山村委石九村曾七故居、曾氏大屋。如今,曾七故居遗址现已拆毁建成楼房和停车场。曾氏大屋整体保存完整,面积为平方米,但未设置相关红色资源标识,墙面污损。
在郁南县,钟世强烈士故居、吴子熹故居等革命遗址存在年久失修、文物保护指示不明确等情形,随时可能毁损灭失,严重影响革命烈士以及革命重要领导人物的荣誉和尊严。
这些革命先烈故居是中国共产党非凡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见证,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的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如何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云浮市检察机关决定,在全面掌握本地区包括革命名人故居在内的文物保护现状后,继续灵活运用磋商沟通、圆桌会议、组织听证等方式,认真研判分析本地存在的损害公益突出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主动履职整改。针对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有重大侵害危险的,及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如行政机关落实检察建议消极应付、整改不到位的,将严格督促整改,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是云浮市委的一项中心工作。红色资源主要分布在乡村,开展红色资源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是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大局、融入中心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在文化和精神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行动。通过专项监督行动,云浮市检察机关与本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文物管理部门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和研判、案件协查等协调联动长效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护佑红色革命资源历久弥新,织密公共利益保护网,营造尊崇英烈铭记功勋、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
“接下来,全市检察机关将与相关职能部门一道承担起英烈权益和红色资源保护的使命职责,齐心协力传承好云浮的红色基因,为守护云浮‘红色根脉’贡献检察力量。”曾凡英说。
撰文:王谢思齐云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