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师傅云浮行动打造大湾区食材之乡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关于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的指示要求,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统一部署,我市把“粤菜师傅”工程作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兴农富民、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开展“粤菜师傅”培养、就业创业、职业发展行动计划,取得良好成效。为全面深入反映我市“粤菜师傅”工程品牌建设、带动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方面情况,云浮日报今日起推出《粤菜师傅·云浮行动》栏目文章,敬请读者垂注。

炎夏午后,一场急雨惊醒了刘超明。大雨尚未停歇,他便急忙着赶到他负责的15亩菜地察看。“这阵雨下得很急,早些日子天气一直很旱,干燥的土壤也该‘润润’了。”黄岗塑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管理员刘超明说。

▲(资料图)

位于云城区腰古镇黄岗塑村的二期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是我市“菜篮子”应急保障蔬菜生产基地,这里出产的蔬菜瓜果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还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配送中心运往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各个农贸市场销售,最终成为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粤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的云浮,地处西江中游以南,气候潮湿,土壤、水质、空气等自然条件优势得天独厚,不同的时节出产了众多的绿色、无公害天然食材。近年来,云浮市坚持把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列为十件民生实事重点推进,人社部门围绕全域融湾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粤菜师傅+食材供应链”模式,按照农餐对接、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思路,以技能人才、安全食材双输出,为广东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云浮力量。

▲(资料图)

//

好山好水

孕育优质“菜篮子”

//

云浮民间流传着一句方言口头语:“云浮的山,云浮的水,云浮的山山水水放光彩。”西江之滨的云浮,以灵山秀水、蓝天白云、土壤肥沃、水质优良著称,是广东农业大市。正是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孕育出许多自然馈赠的“食材招牌”,为打造湾区菜篮子基地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今年以来,云浮保持疫情“双零”的战绩,更让“云浮食材”优质、健康、安全的名号更加响亮。

▲新兴县天堂镇绿色蔬菜生产地(资料图)

新兴县天堂镇,是县内最大的绿色蔬菜生产地,每年向大湾区城市及外省各地供应大量蔬菜。李培弟一家是来自广西的菜农,在天堂镇莲塘村承包60余亩土地种植各类蔬菜,是该村较大的土地承包者之一,雇有5个长期工人,最繁忙的季节,工人有10多人。“这里的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种植出来的蔬菜品质优良且稳定,这里的四五家来自广西的菜农每日平均向珠三角地区输出公斤左右的蔬菜。”李培弟说。

走进罗定市苹塘镇良官村的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蔬菜基地,一望无垠的绿色、广袤的蔬菜基地上,农户正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忙碌着。一辆小卡车沿着马路向外驶出,车上满载的优质蔬菜将随车朝大湾区驶去,走进市场,经过厨师加工,最终摆上35万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罗定市苹塘镇良官村的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蔬菜基地(资料图)

蔬菜种植基地只是我市内食材产出的一个小小缩影,作为广东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云浮是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菜篮子”产品具有优质、安全等优势。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菜篮子”基地作用,每天源源不断将市内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供应珠三角及港澳地区,致力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枢纽,让云浮的优质食材走上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市民的餐桌上。

//

独具匠心

守护“云浮味道”

//

云浮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与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文化融合,构建了云浮的众多现代农业产业,是打造大湾区食材之乡的重要力量。

▲(资料图)

粤菜注重品质味道,口味清淡,清中求鲜、淡中求美。烹饪一道美味的粤菜,选取品质优良的食材原材料尤为关键。广东人的餐桌上,鸡是主食般的存在,素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云浮土生土长的温氏股份公司,目前鸡的销售量占据港澳市场的80%以上。37年来,温氏用心守护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一步,从食料、育种、科研、养殖,到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层层严格把控守护,从而让一份份源于自然、健康、美好的味道进入大湾区。

▲罗定稻米(资料图)

与温氏鸡媲美的,还有罗定的稻米产业。依托“好山好水”,罗定市近年来着力在“一粒米”上做文章,通过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提升品质和品牌影响力,“聚龙米”“阿灿米”“初心米”等优质大米也成为了陪伴粤菜的“最佳伴侣”。

近年来,云浮一批批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相继涌现,规模化的生产和供应体系渐向成熟,越来越多的山区农业资源优势,逐渐转变成产业发展优势,让更多的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云浮味道”。

//

地道食材

助力粤菜“舌尖”上传承

//

▲山坑螺(资料图)

“一位久居珠三角的朋友说,放假回来的时候,亲朋好友总要我带上料坑的河鲜,尝过一次以后,肉质鲜美、嫩滑可口的味道让他们回味无穷。”新兴县河头镇料坑村驻村书记梁纯笑着给记者介绍。新兴县河头镇料坑村四周山峦起伏,河水清澈,其河鲜、山坑螺和农家菜等都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风味,吸引了不少珠三角地区的“食家”慕名而来,同时走时也不忘带上两斤与家人分享。

▲坑螺炆鸡(资料图)

地道的乡土美食,不仅时刻牵动着在外奔波的游子,更是打开人们乡愁的一道大门。“长期在外生活,家乡的味道总是让人心心念念,这几年老家的美食在广州的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了,早餐吃上一份河口肠粉,午餐吃上老家运过来的皱纱鱼腐,这些都是简单可以实现的事情。”在广州打工的罗定人刘银说。

▲炒竹笋(资料图)

种植竹笋是新兴县簕竹镇许多村民养家糊口事业,每年的6月到10月是竹笋收成的季节,也是黄叔最忙碌的时候。该镇非雷村的黄叔告诉记者,“我种植竹笋已经有20多年了,竹笋脆嫩爽口,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记者了解到,该镇单单在非雷村,已有竹笋加工场3家,生产的鲜笋、泡笋、腌笋、笋干等食用笋制品,由于是纯天然绿色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畅销珠三角地区。

粤菜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从食材挑选到菜品制作,其中包含的学问广泛而深奥。但事实上,每个地方最能体现特色的也正正在于农家食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环境孕育出不同的饮食文化。在云浮这座珠三角后花园城市,像茶洞豆腐、托洞腐竹、罗定鱼腐、新兴米粉等等极具特色的食材已走出大山、迈向大城市,烹饪成为粤菜中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记者:何玮珊

原标题:《粤菜师傅·云浮行动

打造大湾区“食材之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