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法师出道的传说

广东省西部有一条西江支流新兴江,江的中上游有一座小城,唐代称为新州,属南海郡治广州管辖。新州城南十三公里处,有一条山脉,海拔米,峰峦峻峭,葱翠秀丽,蜿蜒起伏,状若游龙,名曰龙山。龙山脚下有个村庄,叫夏卢村,中国唐代著名佛学大师,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即降生在这块土地上。禅宗六祖,俗姓卢,名惠能,又叫慧能(一),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父亲卢行稻,唐高祖武德三年()被流贬岭南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与新州姗寸李氏结婚,落籍新州夏卢村。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子时生下惠能。相传次日有两位外地和尚来访,对卢行现兑:“听说你家昨晚生了个男孩,我们是专门来给他取名字的,就叫他惠能吧!”行粥问和尚:“为什么取名惠能?”和尚回答说:“惠就是以佛法化度众生,能就是能做佛事”。说完后两位和尚离开他家,不知去向。据传说惠能诞生时满天白亮,房里芬芳异常。婴孩时不饮母乳,其母亲常梦见天神来喂甘露。惠能三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落,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贫困。年岁稍大,就上龙山砍柴割草,挑到县城去卖,奉养母亲。惠能刻苦耐劳,人品好,左邻右舍称赞他孝顺,有教养,顾客也喜欢买他的柴草。约在公元前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东晋安帝隆安五年(),克什米尔(古西域厨宾国)僧人昙摩耶舍航海到达广州,住白沙寺,在寺内建大雄宝殿,翻译并传授佛教。梁武帝普通八年(),佛教初祖菩提达摩又从海路抵广州,在寺院里传授释迎牟尼佛法。自此,佛教在南粤生根开花。惠能自幼跟随母亲烧香拜佛,少年时对佛的言教就发生浓厚的兴趣。二十四岁那年,有一天,他挑柴草到新州县城叫卖,路经金台寺(医院内)前,听到有人诵《金刚经》,当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理解了经文的大意,心里立即开悟。惠能追问这是什么佛经,从哪里学来。客人告诉他是《金刚经》,在湖北薪州黄梅县东禅寺学来的。东禅寺主叫弘忍,禅宗第五代祖师,门徒弟子一千余人,我在那里听大师讲授过这部佛教经典。弘忍大师常对门徒说,只要按照《金刚经》所讲的来修行,就会慢慢理解佛法,顿悟成佛。惠能听了客人这番话,心中羡慕,萌发了去黄梅东禅寺跟弘忍大师学习佛教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佛教徒,见惠能资质非凡,便给了十两银子,资助他去东山拜师求法。据广东新州民间传说,螂村的母舅不同意惠能出家学佛,要他拜开村旁的一块巨石方能准其离开母亲。由于受惠能精诚所感动,巨石被拜开了。后人称这块裂开的石头为“拜母石”,此石至今仍保存在新兴县娜村。惠能安置好母亲后,辞别慈母,北上寻师。不久到了韶州曲江曹溪,遇村人刘志略,其出家姑母比丘尼无尽藏尼持《涅梁经》来问字,惠能说:“我虽不识文字,但还能了解其字义”。无尽藏尼闻其言非常惊异,知是一位奇人,遂告知乡里誊老前来礼敬,请他居住当地名刹宝林寺,称惠能为卢行者。住了不久,又至乐昌县西石窟,遇智远禅师,向他学习禅法。智远禅师发现这位憨厚朴实的山村青年具有很好的佛学素质于是建议惠能到湖北黄梅东禅寺弘忍大师处深造。咸亨二年,惠能经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黄梅东山禅寺,见到了久盼的弘忍大师。弘忍问:“你是何处人,到我处想得到什么?”惠能答曰:弟子是岭南南海新州人,干里迢迢来到大师门下,只想成佛,不想要别的东西。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搞撩,怎么能成佛呢?”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身体与大师不同,但是在同具佛性上,又有什么差别呢?”弘忍大师见惠能思想敏捷,悟性很高,能认识到人目有佛性的道理,求法又心切,心中大喜,弘忍大师见周围有许多僧众,打消了再谈的念头,于是对惠能说:“你想成佛很好,但是,按东禅寺的规矩,你得先到滩房干活,好好磨砺意志。”惠能随众僧在稚房劳动,春米打杂,劈柴做饭,做一般的劳役工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