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兴市场股市,受到全球金融震荡,年少数还有逆势收红的地区,年随着升息接近尾声,各国边境陆续解禁,爆炸性旅游潮涌现,第一金投信股票部门主管黄筱云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具备四大投资机会,包括人口红利外溢、解封旅游财、新经济转型投资及供应链转移订单等。
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复苏从年第二季起就已嗅出端倪,黄筱云表示,疫情趋缓、开放观光入境限制等,包括印度、印尼、新加坡与泰国等地经济动能逐步恢复,而且在原油、矿产等需求带动开放出口、价格走稳后,双印经常帐持续改善,扭转贸易逆差情形。
根据日兴资产管理(Nikko)统计,亚洲新兴市场自年海外直接投资资金(FII)净流入创高后,过去十年呈现净流入资金规模下滑趋势,但外资减持10年后在年罕见出现资金回笼现象,统计至年上半年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印尼、泰国等地资金回流现象更为显著,分别有超过40亿美元的海外资金直接投资规模。
从年及明、后年的经济增长趋势看来,亚洲新兴市场相对其他地区及经济体,更能维持高增长,黄筱云指出,东协地区相较其他市场,经济增长持稳,近三年有望维持在5%上下水准,而且企业获利也有望维持高增速。
高盛预估,年亚洲新兴市场如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等获利增长率介于15~22%,表现相对突出,亚洲国家货币政策与国际同步,随升息逐步放缓,对景气与经济影响钝化,预期后续仍有获利上修机会。
黄筱云表示,人口红利是亚洲新兴市场最被投资人熟悉的优势,并仍在扩散外溢,亚洲新兴市场人口薪资结构向上提升,带动消费升级,消费结构明显转变,人们的消费需求由生理需求,如饮食、衣物等为主,逐步转向增加满足生活与心灵层次的消费,如旅游休闲运输、健康看护相关等。
消费转型同步注资金融服务需求,带动包括房贷、消费性贷款等服务,黄筱云指出,银行放贷动能提升等,净利差也同步走升,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新加坡为亚洲新兴市场中重要金融中心,金融股股利率表现也相对具备投资吸引力。
全球大解封,东南亚游客从年第二季开始复苏回流,黄筱云说明,边境管制解除,东南亚观光人数持续回升,解封旅游财释放,带动消费、经济增长的回温,而以泰国及新加坡的游客回复情况看来,至年底回复比例仍仅达疫情前的38.7%及48.4%,看好中国经济正式解封后,未来将带动与东协市场观光、出口、投资及能源的增长力道大幅扩张。
全球低碳、净零风潮,同时对亚洲新兴市场产业发展带来影响性,黄筱云强调,新经济转型投资同样成为亚洲新兴市场的驱动力,从传统产业高污染、高能耗,将迈入新能源、低碳排的转型经济形态发展,黄筱云举例,东南亚国家拥有矿产优势,部分矿产更成为电动汽车、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大幅依赖的关键资源,这也成为东南亚国家未来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中美冲突、逆全球化持续燃烧,供应链转移订单风潮下,东南亚市场直接受益,海外直接投资流入东协及印度市场,主要由于区域内掌握技术人力、低薪资人口等,而且无论科技、制造,或金融业,还同时拥有技术、原物料、金融自由化等资源配套。
随东协、印度济增长,长线投资题材备具想象空间,年表现持稳向上,黄筱云认为,新一年度亚洲新兴市场仍是中长线必要投资配置,随全球与病毒共存、全面解封后,实体投资、贸易与消费力等,在短期内将快速复苏,而包括人口红利、转型经济与订单转移等长线题材,仍将会持续增长及发展,现阶段亚洲新兴市场投资不妨搭配定期定额策略,掌握新兴市场增长动能。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