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匡氏修德持家泽被乡里

在华蓥市,居住着西汉丞相匡衡的后代,古时他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传唱千年,如今他的一族后代在华蓥生息繁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走进华蓥市古桥办事处前进村的“匡氏宗祠”,大门两侧圆柱上的楹联写道“源出晋阳承句须,世泽芳流海宇;派衍巴蜀播贵恒,家风望重华蓥”,短短二十来多字,记录了年前匡氏始祖“句须”公受姓和年前入川始祖“贵恒”公由湖南到广安华蓥开基立业的历程。民国38年,匡氏族人匡益山根据前人口口相传的家规家训,撰成十一条匡氏家训,代代相传至今。

匡氏先人感叹“俊不如修德,德之不修,安得昌”,故所拟家训以个人品德为核心,涉及父子、兄弟、夫妇尊卑等方面,其目的是“愿同族及时修德”。由于老家规的文言文生涩难懂,为了便于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匡氏在老家训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家训。

新家训共有十条,将祖辈的优良品质与现代实际相结合,要求匡氏族人对社会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人处世要尊师重道、礼貌待人,对工作要勤俭创业、敢于攀登,为匡氏后人制定了一整套行为准则。

行善积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匡氏家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匡全明现任四川建设集团董事长,是华蓥匡氏家族第14代传人,多年来累计为广安、华蓥的公益事业和支持家乡建设,捐助资金超过万元。

在匡全明看来,行善举不是能出多少钱,而是在于有善心有善行。对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一直坚持下去,这才是对匡氏家风最好的践行。

多年来,匡全明一直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化身匡氏家训“领头雁”,带领匡氏家族践行家规,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年,全国第四次匡氏文化研讨会专门把华蓥匡氏家训列为全国匡氏族人的家训,华蓥匡氏数百年所孕育的家规之花正在全国各地悄然绽放。

记者:敬洲陈林

整理:邓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