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成全省数字创意产业核心区安徽绘就

9月28日,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了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全景展,全面勾勒出十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线路图”。“十四五”时期,安徽将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科大硅谷”和“量子中心”

当前,全省26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有11个,分布在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宿州、淮南、铜陵、池州等地。去年,全省这一产业产值增长了28.5%,今年上半年增长更是高达45.5%,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约为8%。

“十四五”时期,安徽还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G、空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8个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1个未来产业。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建设5个左右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大硅谷”和“量子中心”;打造2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到年技术创新水平将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智能语音、智能可穿戴、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领域,安徽已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接下来,安徽将以“中国声谷”为核心,打造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合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芜湖“中国视谷”建设,打造人工智能城市实验室先行区。

依托芜湖、马鞍山、六安和宣城等市,打造智能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支持阜阳等市结合本地实际,拓展教育、医疗、工业互联网、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到年,全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将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到年实现整车生产规模万辆

当前,全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崛起。

到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公共、专用、私人等各类充电桩35万个。

去年,安徽整车产量.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0.1万辆,占全国总量的8%。到年,安徽计划实现整车生产规模万辆,出口规模60万辆,产值突破1万亿元;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占全国比重超过20%。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值力争达亿元,成全省支柱产业之一

当前,安徽省环保行业企业数量居于全国第一方阵。安徽光伏玻璃制造,逆变器,高效压缩机技术,余热余压利用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中光谱、色谱等技术,秸秆综合利用,塑料替代材料技术及设备制造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全省将大力发展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块。到年,产值力争达到亿元,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

新材料重点打造硅基新材料等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如今,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一批“安徽造”新材料产品已经实现并跑领跑,全省已培育出了一批以铜陵有色、海螺集团、皖维集团等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截至去年底,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亿元。

接下来,全省将重点打造硅基新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做优做强10条百亿级产业链(群)。到年,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将力争突破1万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业主攻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

年,安徽装备制造业的营业收入约1万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亿元,占比为36%。工业机器人产业年营业收入达亿元,位居全国第6位。

“十四五”期间,安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主攻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现代工程机械、智能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到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力争营业收入超过亿元。

智能家电形成世界级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

“十三五”时期,全省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四大件”总产量.3万台,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安徽家电在产品总量、配套体系、品牌汇聚等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

接下来,安徽还将系统推动智能家电(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到年,形成世界级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

生命健康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

从到年,安徽生命健康产业累计新增市场主体户。当前,安徽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在皖中,以合肥为核心,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现代医疗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接下来,安徽将实施“”产业工程。力争到年,打造5个生命健康百亿以上企业,形成5个生命健康千亿以上城市,生命健康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

数字创意合肥数字创意产业将成全省发展格局核心

数字创意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期间,安徽将形成“一核、一极、十基地”的数字创业产业空间布局,其中的“一核”为合肥市数字创意产业核心区。

到年,安徽创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10家以上,培育50家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一批设计中心、科研院所,形成一批展会平台、赛事品牌,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方佳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