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PLUS
近日,省河长办对年、年两个年度万里碧道建设成效明显的24个县(市、区、镇)予以激励,并给予2亿元的资金奖励。其中梅州市梅县区、大埔县上榜,分获万元奖励资金。
据悉,省河长办把开展碧道建设激励作为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申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研究制订《~年度万里碧道建设工作激励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激励实施办法》),在省人大会议批准年省级预算后,及时组织开展万里碧道建设激励遴选工作。经地市推荐,全省共有42个县(市、区、镇)申报激励。省河长办对所有申报材料进行梳理汇总,组织专家集中复评打分,经过省水利厅党组会议审议,报省领导同意并完成公示后,最终确定了获激励的县(市、区、镇)名单。
近年来,梅州全面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碧道综合效应充分显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走在前列。市双总河长带头履职开展巡河督导,四级河湖长、三级河湖警长常态化履职,“河长领治”“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的治水特色进一步凸显。全市注册护河志愿者增至4.2万人。全市新增碧道81.68公里,水质均优于Ⅲ类标准;防洪能力得到提升的河段增加6.2%,生态岸线长度增加59.5%;新建慢行道37公里、串联特色资源点5个。碧道建设牵引水污染防治、水安全提升、水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提升及水岸经济联动效应初步呈现,成为有限生态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载体。梅江区周溪河、梅县区丙雁大堤、兴宁麻岭河、平远石正河、蕉岭石窟河、大埔梅潭河、丰顺榕江北河、五华五华河、琴江等一大批特色碧道,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好去处,深受老百姓喜爱。
相关
及年度万里碧道建设激励名单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市增城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宝安区、珠海市香洲区、汕头市龙湖区、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市顺德区、韶关市武江区、韶关市仁化县、河源市东源县、梅州市梅县区、梅州市大埔县、惠州市惠城区、汕尾市陆丰市、东莞市企石镇、江门市蓬江区、江门市江海区、湛江市雷州市、茂名市信宜市、肇庆市封开县、清远市英德市、潮州市潮安区、云浮市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