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里洞镇鹅石村,只见柏油路面整洁笔直,沿路有烂漫的绿树红花,轻轻拂过的微风,令人十分舒适。近年来,鹅石村党总支部书记梁建波率先垂范,牵头组织全村23户茶农组建五鹅茶叶专业合作社,创办能光茶叶加工厂,通过土地流转、家门口就业等形式,将茶场基地由亩扩展到亩,入社农户由23户发展到户,年产销茶叶从0.3万斤提高到1.2万斤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万元,带动鹅石村全体贫困户顺利摘除“穷帽子”,走出一条“由‘头雁’创办产业基地、基地带动群众脱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鹅石村的巨变得益于新兴县推行的“百干对接”行动。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新兴县坚持党建引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通过抓实组织、队伍、人才等措施,提振县镇村干部精气神,突出党建优势、强化组织引领、提供人才保证,确保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机制保障脱贫基础
据了解,新兴县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切实履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落实县委常委会“一月一研判”制度,带头遍访省定贫困村及脱贫任务重的村;要求34名县处级领导每月下沉督导挂钩联系镇村,指导精准扶贫措施落实;并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聚力脱贫攻坚。
近三年,全县先后选派75名优秀干部到扶贫任务重的镇挂职,选派名第一书记到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帮扶工作;推荐表彰优秀第一书记20人次,把5名驻村期满第一书记和优秀基层扶贫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有效激励基层扶贫干部担当作为。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新兴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牢牢扭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抓基层、强堡垒,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具体表现在,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按照“应建尽建、合理设置”的原则,完成23个村级党组织升格,其中7个升格为党委,有效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指导各村(社区)建立完善党群服务清单、“小微权力”清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一村一策”推动21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升级,持续提升村级组织规范化运作水平。
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新兴县着力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先后投入万元全面升级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万元为现职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投入万元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还推进25个村开展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争取万元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目前全县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55个,省定贫困村洒落村、相塘村、都斛村收入翻了几番。
值得一提的是,六祖镇洒落村党支部把党建工作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在佛山市高明区帮扶单位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亩火龙果种植项目和装机容量94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形成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生动局面。年火龙果销售约35万斤,带动每户贫困户平均增收约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年的1.28万元大幅度提升到如今每年20万元,全村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全部实现脱贫,该村蝶变为“新兴县美丽乡村示范村”,村支书黄子斌还被评为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产业帮扶实现持久脱贫
新兴县共有贫困人口人,截至目前,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八有”标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新兴县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推动本地龙头企业与农村党组织合作共建,盘活资源资产,发展多元化富民兴村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实现持久脱贫。
为实现村企共建,提升脱贫续航力,簕竹镇红光社区党支部与温氏合作,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成云秋洞扶贫养殖小区,为全县多户建档立卡有劳动力贫困户每年增加收益多元;凌丰不锈钢公司与东成镇云敏村合作成立不锈钢加工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凌丰+扶贫”模式;各村党组织集合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由县统筹投入翔顺象窝茶场有限公司,每年以9%的收益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取1多元投资收益,并带动20多名贫困人员在茶场就业,年收入约00元,成功实践“翔顺+扶贫”模式。此外,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全县15个省定贫困村均发展至少一个产业扶贫项目,打造罗陈村番石榴、布马村牛油果、洒落村火龙果、都斛村巴西柑等20多个村企合作扶贫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新兴县大力实施“强雁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选优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全面开展村干部履职情况排查,实行村级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推行识别选任、储备培育和激励保障“三大机制”。
近年来,该县先后调整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6名,推荐96名村干部完成大专学历教育,选派名第一书记、名党建指导员驻村,引回23名优秀人才返乡任职,打造出一支服务意识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扶贫主力军。还结合“百局挂百村”“千干联千村”活动,号召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1万多名党员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定期进村入户帮助、慰问贫困户;在农村党支部广泛开展“三定三亮一评”活动,探索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制,激励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争当先锋模范;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带头冲锋,培养出黄子斌、梁建波等20多名脱贫致富党员带头人,发掘石金坤等50多名党员创业致富典型。
此外,该县出台相关激励措施,组建人才回乡创业导师团和服务联盟,吸引黎家炯等一批优秀青年回乡创业;探索人才驿站“1+4+N”模式,打造温氏股份创新实践基地、新荔合作社示范基地等6个人才回乡创业实践基地,引进吴珍芳、陈厚彬等一批专家人才、技术团队和20名高层次人才、41名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安排21名选调生到行政村任支书(主任)助理,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南方+新兴频道
梁颖新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