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扎根在小区的社区生鲜店越开越多,和传统肉菜市场相比,社区生鲜店离家更近,环境更干净,来源可追溯,质量也相对更有保障。去年疫情发生后,记者就发现很多社区生鲜店的营业额和门店数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各类资本正瞄准社区生鲜赛道,钱大妈、肉联邦、番薯藤、温鲜生……各类线下社区生鲜品牌已然琳琅满目,与此同时,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移动端生鲜平台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老百姓菜篮子的选择越来越丰富,来源也越来越多样。
民以食为天,激烈的市场竞争背后,各家社区生鲜有何看家“法宝”?他们如何看待社区生鲜这条“赛道”?社区生鲜这一农产品销售的新终端又会对乡村振兴乃至我国农业带来何种影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日清”模式助门店快速增长
每到晚上7点半左右,广州琶洲新村附近的一处钱大妈门店就会成为不少精打细算的师奶们的聚集地,和其他门店一样,这里采用“日清”模式,按公司规定,生鲜货品从晚上7点开始打九折,每过半小时降价一折直到卖完。记者观察到,通常,这家店顶多到晚上8点半左右就可以清货了。“日清”“不卖隔夜肉”成了这家卖菜企业引以为傲的经营要诀。
钱大妈集团总经理冯卫华告诉广州日报记者,年集团开放加盟以来,门店规模基本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长。年,集团年销售额超过亿元,门店数量也已达到多家。截至今年7月,集团已在全国包括香港在内的20多个区域进行布局,社区生鲜的火热可见一斑。
冯卫华
冯卫华说,目前钱大妈加盟店数量占门店总数的90%以上,全国各个区域的消费者对“日清”模式接受程度都非常高,可以说开到哪里生意都很火爆,这种模式正在让卖菜这门古老的生意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冯卫华说:“我们重新定义了行业的标准,所有菜品只在供应链和门店停留一天,这是一个没有库存的商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也在不断影响我们上游的供应商,比如,我们从不卖速冻饺子,只卖冷藏的,将要求前置到供应商去改变生产方式,按需按质提供产品。再比如酸奶这种产品,下了生产线之后,酸奶必须要在库存里面停留三天观察,过了这三天才能够出厂,我们就只要厂家提供生产后第三天的货,第四、第五天的全部不要。”
冯卫华表示,为了保证加盟店能遵循“日清”规则,公司采用了多种稽核方式,每一个门店都有监控触达集团的终台,系统数据又是实时反馈库存,直到当天库存归零,保证日清,“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引入新的机制,让消费者可以成为我们的监督者和协助者,如果消费者发现哪个门店没有完完全全清货,就鼓励他们去举报,然后给予他们奖励。在‘日清’上我们坚决不打折,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冯卫华还介绍,公司近年来一直积极进行数字化赋能,让加盟商在管理门店时更加轻松,“加盟店是通过平台提前2天下单自己门店的生鲜产品的。年,我们就开始利用大数据做智能订单开发。根据每一个门店所在的商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以及每天销售情况和打折情况,提供建议订单给到门店,店长根据建议订单,结合自己的促销计划做少量的调整。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卖菜变得很简单,让更多的人来加盟。”
钱大妈门店内
据悉,目前钱大妈全部门店超过70%的订货单都直接采用模型的建议订单,整体订货时效可以做到半小时完成。
激烈的社区生鲜竞争
这两年,进入社区生鲜赛道的资本非常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广东壹先生食品有限公司创立的社区生鲜品牌“温鲜生”近些年发展迅速。该公司总经理李镜聪告诉记者,面对激烈的竞争,公司正在积极进行转型和调整,”近半年时间,温鲜生处于平稳向上的发展阶段,受疫情持续影响,门店没有实现大幅度的扩张,企业迅速调整了公司定位和经营方向,从发展门店转变为综合食材配送的供应链服务,除了自身加盟门店的增长,还将自有供应链体系和信息系统接入到其他生鲜门店中,为其提供肉菜等供应服务、门店管理系统和会员营销系统等服务。”
温鲜生门店内
李镜聪表示:“目前激烈竞争的环境对于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机会和挑战。现阶段公司正处于转型定位的关键时期,在逐步构建一二三产全链路社会化的供应链平台的过程中。对于很多其他生鲜品牌门店来讲,前端运营或者线上销售是他们的核心,对于温鲜生来讲,夯实自有供应链平台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完成了供应链平台的搭建和稳固后,对于销售端来讲,不管是自有门店、社会门店、B端客户,还是线上电商销售平台,我们都可以实现对他们的生鲜产品供应。”
另一家社区生鲜品牌肉联邦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市场竞争,肉联邦的优势在于有核心竞争力和性差异化的产品,比如兄弟公司壹号食品旗下壹号土猪、壹号土鸡等,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控,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而冯卫华则认为,社区生鲜是一条足够大的赛道,从来都不会缺少竞争对手,“我们不是一个靠烧钱占领市场的企业,从一开始就能够实现自我盈利。基于这一点,我对我们自己的商业模式还是非常自信的。我们聚焦生鲜,只做生鲜这个品类,这在全国零售业里也是独一无二的。过去9年中,我们大的变化是从来没有的,而是一直做优化,不断把供应链越做越强,把门店的工作量越减越低。在社区生鲜赛道上,我们在华南区域已经跑通了,接下来我们在外区也要把这个能力建立起来。”
冯卫华认为,在生鲜赛道里,线下门店仍是非常重要的场景,生鲜都是非标品,消费者对所见即所得的购买需求是永远存在的,他需要看到产品才会更踏实,而社区生鲜离消费者足够近,这让消费者有足够的动力来购买。”
对于未来社区生鲜的发展,这位负责人认为:“未来很多传统的营销业态会转移到线上,社区生鲜经过了疫情的影响,加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会结合线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李镜聪也认为,社区生鲜将是社区电商的一环,未来这块会越来越受创业者重视,随着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80、90后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方便菜、半成品、自热菜等等形式的组合产品也会逐步占领山头,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社区生鲜的“老大难”问题是非标、高损耗、低毛利,用一个模式或者模型很难解决,首要解决的就是真正依托源头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其次,生鲜产品的“最后米”也是难以用低成本方式解决的,因为生鲜食品保存的特殊性,因此对配送的设备及时效性要求较高,导致成本直接上升,规模不效益,而生鲜品的低价值,会直接造成社区生鲜配送的补贴式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
庞大体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随着整个社区生鲜行业的体量越来越大,这一销售终端也在不断改变着上游业态,从供应商开始,逐渐触及真正从事生产的农户身上。
冯卫华认为,在乡村振兴领域,钱大妈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我们的订单已足够大,这时就可以整合很多资源,不仅从供应商要货,更可以触达到农村,将很多订单给到农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心去生产。因为门店数量的不断增长,我们的订单一直很稳,增长也很快。”
她举例,企业发现福州龙溪附近有一些很好的农地撂荒,没有农民去种,原因是种了菜后没人来收,于是公司采购人员马上告诉农民,可以全部把菜消化掉,现在,当地不仅原先开发的30%的农地有人种菜,剩下70%的农地也被开发出来,集团保证收购,这大大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热情。在江西,原先有两千亩的土地因为销路不畅,没有人愿意种菜,也是集团牵线,让这些土地来种植面向珠三角的蔬菜,一下子把当地的产业带动了起来;贵州毕节的五谷蛋,主要通过钱大妈来销售。“农民们只需要把鸡养好,保证供给,就可以有一个稳定、可持续的收入。”冯卫华告诉记者。
钱大妈的蔬菜基地
冯卫华认为,接下来企业还会在乡村振兴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我们现在已经具备这个条件去做这样的事情了,它是一件对农民有利、对当地产业有利、对消费者有利的事情,多方共赢,所以我们非常愿意去做。”
李镜聪认为,社区生鲜的发展壮大,对乡村产业振兴起到促进作用。温鲜生目前在第一产业的产源基地直采,通过终端的促销,提高其销售增量,促进农民增收;其次,在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环节所形成的商品,也是线上与线下社区生鲜销售必不可少的产品选择,而这也将间接助推农产品的增产增量,从而带动整体乡村产业的振兴。
李镜聪认为,目前农产品的核心问题是卖不好、卖不贵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就在于销售渠道及农产品品牌化,要将优质的农产品价值链进行提升和传递。公司现在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培育+渠道分销”工作,利用温鲜生的品牌影响力及在粤港澳大湾区渠道的分布,帮助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和渠道化,最终实现订单农业的目标。比如,云浮市新兴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汇丰米粉”,最初只是在新兴县当地利用禅文化旅游区的优势进行销售,年销售多万元,米粉从去年5月份与公司合作以后,打造了“汇丰山水米粉”品牌,调整了小包装及产品外包装,针对80后白领打造“米粉+鸡蛋+牛奶”的营养套餐,并在温鲜生的门店及线上小程序进行推广销售,经过一年的培育,目前年销售值已经达到多万元。“总而言之,随着社区生鲜的火热发展,将反哺整个农业产业链路的价值和增量提升,从而促进新形势下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肉联邦门店
肉联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蛋鸡产业园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用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千企兴千村”行动,年产鸡蛋6万吨,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