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生活赢家坐拥广州90,只为周末住两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m.39.net/pf/a_4892457.html

双城生活,其实并不特殊。

尤其是在北上广深——有人住在河北,工作在北京;有人家在苏州,工作在上海;还有人每天坐高铁往返于深圳和惠州之间……因为一边有相对较低的房价,而另一边有更好的资源和平台。

好好住App住友

森小姐的日常的双城生活,却一反常态。她和先生在县城工作,但每周末都要驱车公里赶回广州的家里。

这样截然相反的双城生活,他们竟维持了整整三年,这难免让人好奇:明明两处都有房,为什么还要坚持长途跋涉的双城生活?

双城生活的路上。

双城生活,

也可以是截然相反的奔赴。

森小姐其实从没想过要离开广州。

她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中山大学公关专业毕业,然后顺利进入外企,生活轨迹似乎始终和一线城市高度绑定。

但与此同时,她却又和乡村有道不清的缘分。

别的外企PR大多都坐在写字楼里,往返于北上广深之间,森小姐却因为从事企业公益领域,一头扎进了大江南北的深山乡村。

森小姐在云南工作时的照片。

公益机构、乡村医生、当地村民,包括某些特殊病症的患儿群体,都是她经常打交道的工作对象。

森小姐以前从没有离开过城市,却因为这日复一日的相处,慢慢对小镇、乡村有了归属感。

他们现在常住的「筠城」,是先生的老家。

认识先生前,森小姐根本不知道广东还有这样的县城。但她第一次来就觉得「此处心安是吾乡」大抵如此,因为她自己的名字里也带有一个「筠」字,和这个小县城重名的感觉妙不可言。

夜晚筠城县城里最繁华的路段。

筠城足够小,偏安一隅,与大城市相比这里更单纯、实在和质朴。森小姐很喜欢这座老城,它既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又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人间烟火。

所以当先生因为工作调动,要回到县城时,森小姐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一起搬回去生活,即便过去他们从没计划过这件事。

就连森小姐自己也说,「有太多不合常理的冲突和矛盾,都一直在我身上交错呈现。」

双城生活转眼就是三年,森小姐说,「这三年,我们都是车轮上的游牧民族。」

夫妻俩却很享受这样半城半山的生活状态,一半是小镇的静谧时光,一半是都市的流光溢彩。

筠城附近的根溪村。

县城的家,

满足了我对生活的所有期待。

广东·新兴县

面积:㎡

装修花费:57万

广州有家,为什么还要在县城买房?

其实最开始决定买房,诉求就一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厨房。因为生活没有烟火气,就很难有真实感,双城生活尤其如此。

新家的第一顿晚餐。

但后来才发现,这套房还能实现很多他们一直以来对家的期待。

县城的新家是一套㎡的精装房,这里的房大多一样,面积大、朝向好、户型上也没有什么硬伤。

县城新家的户型图。

可惜也和大多数精装房一样,逃不开土奢风、猪肝红......

最开始,森小姐只是想换掉难看的橙色地砖。

但再想想,既然连砖都要砸,不如全部拆了重装,于是她找到好好住认证设计师

合肥壹境筑造,完成了这次精装房的改造。

小镇新家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改造后,新家从功能到美感上都得到了全面升级。实木地板替换了橙色地砖,墙体用分色做足了复古质感,墙柜一体的设计也将收纳妥善地藏进了房间里。

柜体经过调色藏在墙里。

其中森小姐最在意也是满意的,无外乎餐厨。

先生多年前送的礼物,一个微缩厨房,保留着森小姐对厨房的美好期待。

精装房的餐厨区,原本是两个独立的空间。封闭式的厨房和餐厅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关上门就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他们果断拆除了厨房的门,仅保留门框做成了开放式厨房,定制了复古绿和浅灰色搭配的橱柜。

同时在墙边定制柜体向外延伸,它不仅将餐厨相连为一个整体,还嵌入了蒸烤箱,开辟了家里的西厨区,同时腾出来了一个咖啡角。

客厅和餐厅区域相连,这里没有安装电视,而是选择了隐藏的投影幕布。圆拱形的设计将整个空间包围,磨平了精装房原本坚硬的棱角。

广州的家因为空间有限,很难满足夫妻俩对「家」的所有需求,这个新家则弥补很多关于「家」的遗憾。

森小姐一直想要个独立的办公区,就在书房定制了一直想要的榻榻米,这个空间也满足了她在家办公的需要,书房的巴士门也是杂志架,上面摆满了森小姐喜欢的「小日子」杂志。

很喜欢古典音乐的先生,则想要一个能随时外放音乐的影音室。客厅旁边的卧室就改成了先生的影音房,先生可以坐在这里尽情的听歌,夫妻俩也经常一起窝在这里追剧、看电影。

开放式阳台有足足7米长,森小姐钟爱绿植,每天坐在这里和绿植一起沐浴在阳光下,也是她最治愈的时间。

在森小姐的精心照料下,已然长成了一片小森林。

改造后的新家处处都好,当下的工作和生活也基本都在筠城,他们似乎没有必要每周都坚持回广州。毕竟是公里的往返,就连森小姐的家人都想让她歇一歇,「要不这周就别回广州了,等下周再回来。」

但尽管如此,森小姐仍坚持每个周末都要回去,「筠城和新家都很好,但我需要见城市。」

广州还是县城?

都是我难以割舍的家。

广州·越秀区

面积:90㎡

改造花费:8.8万

和所有小县城一样,筠城宁静舒适,却也缺少了一点大城市的活力。

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在这里有丰富的周末生活,其实很难。正因如此,这三年的时间,森小姐都一直往返于广州与县城之间。

筠城的街边。

平时投身于工作,周末的时间见朋友、陪家人、听音乐会、穿梭在各个展览之间。她说「大城市确实没有小县城安逸,但大城市能给人的滋养,小县城也很难做到。」

因为每周都要往返两地,所以森小姐拿到县城新家效果图后,就决定连同广州的家一起改造,「我担心因为新家太好,我们会不愿意回来广州。」

森小姐在广州的家。

广州的家并没有大动干戈,基本都是软装调整和局部改造。比如修补厨房此前跌落的瓷砖、重新整改厨房墙纸和地砖贴、优化储物功能。

将餐厅一字型橱柜改造为L型餐边柜,再移走沙发后的餐边柜,统一收纳空间和家具风格。

改善阳台的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将所有家具物件全部清走摆进绿植。

整整半年时间里,森小姐都在忙装修,几乎所有事都亲力亲为。

两个家里森小姐都养了很多绿植,因为两地奔走,不能确保每天浇水,她做了很多功课,精心挑选了很多能见干见湿,每周浇水不超过两次的植物。

因为新家装了洗烘套装,她还特意将广州家里的洗衣机也更换成了洗烘套装,这些都是为了能最大程度上平衡两个家的舒适度。

森小姐始终觉得,家的仪式感很重要,不被打点的家只是个房子。所以每次往返两个家之前,她都会提前定好鲜花,确保鲜花能比自己先到家。

双城生活的临时感,就是这样被逐渐消解掉的。

两个家里一直都插有鲜花。

上周森小姐和先生在县城家里聊天,突然发现新家缺个笔筒,森小姐说那不如先把广州的木质笔筒拿到新家来?先生笑着拒绝说,不行,你这样子那个家会不开心的。

他们觉得两个家不该被横向比较,也都同样重要,广州和筠城亦如是。

跟森小姐聊天的过程中,我问她——县城和广州如果一定要有选择,你要如何取舍?

森小姐想了很久才说:因为真的很难取舍,所以我才选择这样两地切换的双城生活。

筠城附近的根溪村。

「我过去始终觉得自己是个纯粹的城市动物,现在却觉得县城也是我尤为珍视的静谧时光,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在奔波中过得安然,在安稳中乐于奔波。」

我每次听见双城生活,总觉得它就必须是大城市奋斗、小城市安家的故事。就像我们每每提及北上广深,就总是在说「逃」,好像所有年轻人都想要离开城市的喧嚣,回到小城的宁静里去,似乎那样才是生活应有的、舒适的选项。

而森小姐的生活,却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启示——生活不存在唯一解法,换种思路,或许就能拥有更多可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