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有块短板

广东是全国的经济强省,历年来GDP经济总量排名第一,是全国省级经济的一哥,一个富得流油的大省。但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说珠三角是虎和狼,粤东西北就是一群小绵羊,有的还是皮包骨的小瘦羊。这样的不平衡是广东经济发展的软肋和短板,也是广东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障碍。

粤东西北和珠三角

从地理概念来说,粤东西北是指除珠三角外的所有地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粤东,包括汕头、揭阳、汕尾和潮州,也就是常说的“潮汕地区”。二是粤西,包括我们湛江、好兄弟茂名和阳江。三是粤北,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肇庆有点争议,过去属于粤西,现在又划到珠三角,从它的位置来看,只能说是部分属粤西,部分属珠三角了。还有云浮,从肇庆划出之前也是属于传统上的粤西,现在居然归到粤北了。

从发展概念来说,粤东西北地区指广东的欠发达地区,说不好听点,就是拖后腿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位、观念、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的差距越来越大。虽然说近年来粤东西北经济增长率开始超过珠三角,但由于基础太薄弱,在总量和比重上仍然远远落后。

粤东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9.5%;常住人口万左右,占全省的46%,差不多是一半的人口。这样大的面积,这样多的人口,但经济水平却很不理想。

从年的GDP数据来看,珠三角9市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9%以上,粤东西北12市只占20%多点。从人均GDP来看,粤东西北的人均GDP都低于全国水平,从而大大拖了广东省的后腿。尽管广东省全国经济总量中排第一,但人均GDP低于内地多个省(区)市,只排到第6位。

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不仅表现在总量方面,也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第一产业越高,则说明当地城镇化的进度较低,产业结构比较落后。第二产业又有轻工业和重工业之分,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多了也不是好事。

在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极低,仅为2%,而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超过50%,成为最主要的产业。而在粤东西北地区,农林渔牧仍然占较大比例,粤西地区高达19%以上,第三产业严重落后,总体比重仅占国民经济比重的40%左右。调整产业结构,任重而道远啊!

繁华的深圳

说到县域经济,更加没眼看,这也是广东“最穷”的一块短板。从相关的分析报告可以看出,粤东西北县域GDP只占全省的12.4%,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9%,全国平均水平的56.4%。从最新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来看,广东省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也仅排到11名,还不如四川。而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广东居然只有四会一个县级市上榜!而江苏有24个县(市)榜上有名,浙江、山东也有多个县(市)上榜!广东还不如贵州,贵州都有两个县(市)在百强。

而且,县域经济方面,广东还有个数据排到全国倒数第一,那就是县域的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从前几年的数据来看,全国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平均比重是25%,而广东县域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8.48%!对比GDP总量不如广东的省份,江苏是38.57%,浙江是37.14%,山东是37.02%,广东甚至连排名倒数第二的黑龙江(18.94%)都不如。也许有人说,广东一些县变成区了,所以县域经济的财政收入总量就少了。但不管什么理由,广东的县域经济在全国都是属于落后的,与全省经济总量老大的地位极不相称。

用我的家乡粤西湛江作为例子来说明一下。湛江下属遂溪、雷州、徐闻、廉江、吴川五个县(市)。年,它们的GDP总量分别是:第一名廉江市遥遥领先,.54亿元;第二名遂溪县,.3亿元;第三名雷州市,.67亿元;第四名吴川市,亿元;第五名徐闻县垫底,.6亿元。

从总量看,由于有一个廉江,还算是可以排到江苏县级市的第27名,但就人均GDP来看,廉江仅为3.37亿元,而江苏县级市人均GDP倒数第一的连云港市灌云县也有4.74亿元啊!而廉江并不是广东最差的县级市,后面还有好些垫底的……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汗颜,给咱们广东省丢脸了,要努力才行!

《南方日报》曾对湛江雷州的东塘村有一个报道:“东塘村共有户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有户人,贫困率超过51%,生活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土地贫瘠,严重沙化。雨季时,海风长驱直入,带来丰沛降水,田里的积水半年也排不完;但这里也会一连好几个月滴雨未下,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禾苗干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村支书王南干了整整13年。直到去年,他才在两个弟弟的帮助下,告别茅草屋,盖上红砖房。”这样的村庄,在粤东西北地区不算少,幸运的是,这七八年来,他们得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对口扶持,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无奈状况。

广东著名贫困村——雷州东塘村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珠三角耀眼的光环下,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落后于周边省份的相邻市县。如果说广东是一只雄鹰,粤东西北地区就是翅膀,翅膀不发展起来,如何鹰击长空?关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本文部分数据来自《广东统计年鉴》、《关于粤东西北财政政策的分析报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