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3375708.html初秋时节,清风送爽,走进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三灶村,天蓝地绿、镜水清碧,满目生机的田野尽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干净整洁的水泥公路联通到村口……图为三灶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三灶村位于、国道交汇处,盐徐高铁、盐靖高速贯穿境内,村域面积亩,下设6个村民小组,共人。在推动村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三灶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动力,激发“六全”状态,发挥“狼性”精神,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奋力谱写“两山”理论三灶篇章,取得一定成效,先后获得“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级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宣传引导,筑牢“美丽乡村”基础图为三灶村环境治理示范点现场“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美化环境,人人受益”“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里外清洁坚持做,美丽环境真不错”,穿梭于三灶,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宣传语,富含道理又接地气,使群众深受教育和启迪,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先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基于这一认识,该村把强化村民环卫意识当成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通过丰富多彩、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引导村民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境。以宣传教育为着力点。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科普小折扇、公益小饰物、手机短信等各类载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使环境整治新风吹入千家万户,引导农户以“庭院美、身心美、村庄美”为主线,常态化开展院落清扫、绿植栽种、河坡清洁等行动,把“扫干净、拆通透、码整齐、清沟渠、改旱厕、栽满绿”落到实处。以典型示范为支撑点。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结合网格化治理,分片包干,带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公共卫生保洁。用好用活“十户联创”机制,定期开展“美丽庭院”“星级示范户”评比,以比促干,引导广大农户自觉参与环境整治。“我们将4、5、6这3个组列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为全村环境整治树立样板,其‘标杆效应’十分显著。”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村规民约为基准点。精准制定符合“幸福三灶”建设实际的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美丽约定”,在和美宅基、河道管理、公共设施使用等方面进行行为约束,实现“人人都是环境整治责任人”。将村规民约融入群文演出等文化活动,通过歌舞、说唱、小品等方式,对群众进行熏陶和影响,促其养成门前“三清”、定点倾倒废物、垃圾分类等良好习惯。立体整治,破解“瓶颈制约”难题“以前这里‘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给大伙儿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经过环境整治,家家户户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满意度也发生‘大逆转’”,日前,三灶村5组村民徐金标感叹道。图为三灶村高速圈“双违”整治现场三灶5组,又名“蒲沟”,约公顷,环境整治面广量大,打造这个点位,需要啃“硬骨头”,面对压力,村“两委”横下一条心,在提升环境基础的同时,充分挖掘“蒲沟”的人文资源,通过壁画再现了乡愁记忆,该点位一举夺得新兴镇人居环境整治“犇牛奖”。在环境整治实践中,三灶村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广泛进行意见大收集、大梳理,针对群众提出的乱搭乱建、乱停乱摆、环卫基础设施差等问题,予以重拳出击、重点治理。在重拳“治乱”上,该村坚持动真碰硬、不打和牌。召开专门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坚持“一视同仁,一户不落”的原则,对“双违”现象进行“大排查”“大整治”。为打造高速沿线生态圈,该村在48小时内,对一处占地52亩的“双违”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整治,创造了“三灶速度”。截至目前,村内乱搭乱建的棚屋已全部拆除,制约村容村貌的瓶颈全面破除,群众纷纷赞叹村里办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在多元“维序”上,该村坚持上下联动、全员齐动。集中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对居民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1+N”劝导,直至其全面整改;对个体经营户存在“脏乱差”问题的进行“开方”劝导,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开出具体“处方”、提供具体路径,督促其进行精细化整改。经过连续不断、有针对性地劝导,村民的环卫意识得以加强,行为更加文明。在为民“解忧”上,该村坚持群众为本、务求实效。近五年来,全村先后投入.37万元,硬化水泥路50公里,实现零星户通达水泥路,广大群众出行安全便捷;投入52万元新建26座农桥;投入10.8万元配套建设6座防洪闸站;整治河道、河塘21条;节点绿化、植树造林近亩;实施养殖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17户;组建6支保洁队伍,增设垃圾箱8个、垃圾桶组,长效管护得到全面落实。严督细考,落实“常态长效”机制近日,三灶村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开展“环境整治观摩组组到”活动,对今年以来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行现场考核,当场亮分,当场开出“整改清单”,当场明确整改时限。着眼于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产生高效、实效、长效,三灶村坚持在强化督导上下实功、下真功、下细功,全方位落实清洁清扫、考核评比、投入奖补等机制,促使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良性化、常态化、系统化开展,让村民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构建清洁清扫机制。该村在“抓常抓长”上做文章,配齐清扫保洁队伍,落实“房前屋后五包”制度,抓好日常管理,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群众参与,每月至少统一大扫除一次,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清洁清扫,让全村形成“日日洁美”的良好卫生环境。落实考核评比机制。坚持高目标定位、高标准考核、高密度推进的原则,制定严格的考核细则,采取专项检查、组与组交叉检查及村民代表督促检查等相结合的办法,每月、每季度对各保洁员及村民卫生情况考评考核,在公示栏公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邀请村民代表对村庄环境进行日常监督,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并鼓励村民利用“随手拍”对影响村庄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同时,按照集思广益的原则,发动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献计献策,定期评出“金点子”,予以奖励。通过系列举措,三灶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的转变,逐步跳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下一步,我村将在巩固前期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鲜明的特色,力促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现新突破、新提升、新跨越!”三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华信心满满地表示。通讯员张思宇刘慧校对李海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