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瓜49.6斤。”“采摘冬瓜时要小心,别压坏了。”“快把称好的冬瓜搬上车,准备开车了。”6月盛夏,稔村镇云礼村一片忙碌,热闹非凡,农户们有的在采摘大冬瓜,有的将摘下来的瓜果搬出来称重、装车,个个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目前是冬瓜种植收成的季节,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冬瓜的收成、质量比往年好,卖出的价钱也比往年贵。
大冬瓜是云礼村的特色农产品,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冬瓜的生长,种出来的冬瓜表皮光滑,肉质致密,口感好,耐储存,在全县都享有盛誉。近年来,云礼村大冬瓜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截至目前,该村大冬瓜种植面积居全镇首位,已成为全村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一项特色产业。
种植大冬瓜每亩纯利润超过1万元
“今年冬瓜质量比往年好,家中种了近3亩净利赚了3万元,感谢党带领我们脱贫致富!”贫困户桂叔开心告诉笔者。
穿过农田,走进一片冬瓜种植地里,放眼望去,满眼尽是绿色,一个个浑圆的大冬瓜像列队的士兵缀满棚架,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每个冬瓜的白色尾部都有一个没有脱落的小花,它已经枯萎了,摸上去脆脆的,好像马上要脱落一样。冬瓜呈淡白色,上面好像抹着一层面粉,还有一层毛茸茸黑色的小刺,摸一下会感到很扎手。拿刀把冬瓜切了一小段,只见里边那厚厚的果肉呈淡白色,里面还包裹着果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冬瓜虽然没有香瓜那样漂亮的外表和鲜艳的色彩,也没有西瓜“瓜中之王”的美称,但是它依然受到大家的喜爱。
种植大冬瓜是一项辛苦繁重的工作,冬瓜的选种、种植、支架、扭秧、搬运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但看着亲手种植的冬瓜换来丰厚的钞票,村民们又觉得一切的汗水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因此大冬瓜的种植面积不减反增。
云礼村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广,从年开始种植大冬瓜,至今已有10余年历史。作为全镇大冬瓜种植的起源地,云礼村通过利用当地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人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该村“两委”干部主动作为,带领全村人民真抓实干,因地制宜培育农业产业,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稔村镇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冬瓜种植,据统计,年,依托云礼村辐射带动全镇周边乡村,稔村镇大冬瓜种植面积高达亩。
据云礼村“两委”干部介绍,云礼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等方面都非常符合冬瓜生长习性,农户种植出来的大冬瓜比一般冬瓜要大很多,平均每个瓜果约30-60斤,每亩产量约2万斤,按单价0.6-0.8元计算,扣除肥料成本等因素,每亩纯利润超过1万元,这对于依靠种植农作物获得收入的农民来说已经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此外,云礼村毗邻珠三角,交通便利,便于外运,本地出产的特色大冬瓜远销珠三角等地区,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近年来,云礼村依托大冬瓜特色种植优势,强化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思路。冬瓜种植户采取多年种植经验,从优质种子、培育种苗、竹竿架杆到田间管理等各个方面技术,村委会大力推动大冬瓜产业助力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做好群众稳定增收的大文章,带动更多的农户在大冬瓜规模种植中实现脱贫致富。
特色农产品成振兴乡村经济的新引擎
大冬瓜种植带动云礼村农民增收,只是稔村镇全力推进农业生态,发展绿色产业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稔村镇依托云礼村大冬瓜产业示范区示范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平台,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发展,充分开发农旅结合项目,打造特色的产品,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大冬瓜种植成为云礼村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门路,并已成为新兴县果蔬种植新名片。
云礼村党支部书记梁启坚介绍,大冬瓜一年种植一次,种植周期短,6个月即可成熟。且冬瓜的种植时间与其它农作物相错,不影响其它农作物的种植。近年来,云礼村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推动大冬瓜种植,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组织农业专家、种植能手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有效提升大冬瓜的品质与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云礼村还动员贫困户参与冬瓜种植,根据贫困户的劳动力结构和耕地状况,倡导他们改变传统农作物种植习惯,实现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短期靠扶持,长期靠产业,短期靠政策,长期靠发展。云礼村利用这种创新的帮扶模式,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上狠下功夫。在助力乡村振兴具体措施上,云礼村是通过精准扶贫“两建三扶四评”活动提升贫困户内在的发展动力,解决他们不想脱贫问题;通过产业扶贫、产业直补等措施动员贫困户合理就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解决贫困户如何脱贫问题;通过村委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贫困户稳定脱贫问题。
如今,云礼村的冬瓜产业已形成产业链,现场收购的冬瓜直销外地;其它大冬瓜有的制作成冬瓜蓉供应给饼家、酒店等,有的深加工制作成蜜饯(冬瓜糖)、冬瓜干、冬瓜果酱等。
云礼村凭借以大冬瓜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产业迈出乡村产业振兴、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一大步。下一步,云礼村将继续紧跟党的步伐,紧抓产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让村民有所获、有所盼,在乡村振兴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雷贤辉
梁颖
南方日报新兴视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