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新兴县河头镇脱贫攻坚与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www.wzqsyl.com/bbzs/
                            

走在河头镇料坑村党建文化园的小道上,景观石上镌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字十分抢眼,如画龙点睛般诠释着周围的好山好水以及料坑这条省定贫困村脱贫蜕变的历程;与党建文化园毗邻而立的是料坑村委中华蜂养殖扶贫产业项目体验店,里面陈列的是料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制胜法宝……这是新兴县河头镇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为了提高为村民服务的能力,方便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完善了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配套设备设施,新建了自然村文化广场和村委党建文化园,实施村庄亮化绿化美化项目,投入资金改善边远自然村饮水工程和道路硬底化工程,全力打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最后一米’。如今,料坑省定贫困村已达到出列标准,村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料坑村委党总支部书记郑东平告诉记者。郑东平因为出色的带贫致富表现,今年6月份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贫困户户人,达到年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户人,已经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率达%。

县、镇领导走访贫困户

镇领导走访贫困户

省定贫困村料坑的华丽蜕变,与该镇党委、政府对料坑村提出的产业扶贫发展定位密切相关。新兴县河头镇属边远山区镇,山水资源丰富是它的优势,得益于此,该镇村民长期以来有养蜂采蜜的习惯,而且所产的蜂蜜品质优良,在云浮市乃至珠三角地区都小有名气,而其中养蜂产蜜农户最多的就是料坑、步郎一带。为此,该镇党委、政府以“村企联创”为载体,引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料坑村建立起料坑村委中华蜂养殖扶贫产业项目体验店,在步郎村建立新兴县禅蜜养殖专业合作社两个蜂蜜销售点,并经多方筹措以及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年计划投入多万元建设蜂蜜加工厂,完善料坑-步郎一带的蜜蜂产销链,有了蜂蜜产品供销渠道,更多的在家贫困人口加入到这个“甜蜜”致富产业,截至目前,该镇共有养蜂农户户,在养蜂箱箱,蜂蜜年产量达斤,按市场均价50元/斤来算,可实现年产值.75万元。同时,在这种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营下,该镇桑果、笋竹、荔枝、青梅、肉桂、辣木、柑桔等一批特色产业也正在逐步形成规模。

产业规划图

贫困户在养蜂采蜜

与料坑省定贫困村发展定位不同的是,省定贫困村湾中下辖村小组更多,贫困人口分布更加分散,其种养产业种类多、规模小,想将其发展成为特色扶贫产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短期内无法完成,想要有收益需要的时间更长。为此,镇党委、政府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引入温氏种猪集中式供养项目,镇政府作为中间方搭建平台,由湾中村委与温氏集团双方进行沟通签约,整合盘活土地70亩用于建设该项目,并入股扶贫资金50万元,收益按每年分成给村中贫困户,以此来提高贫困户收入。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制度,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主要负责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料坑、湾中这两个省定贫困村的完美逆袭,正是河头镇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的最好例子。

俗话说“路不通,财不通”。河头镇镇域面积广,山林密布,自然村较为分散,甚至有个别自然村需要走7、8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所在村(居)委,群众常为出入不便而苦不堪言,交通落后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切实补齐道路交通短板,镇党委、政府抢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年以来,该镇已累计投入资金.52万元,完成5条总长6.11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底化和升级改造,并借着我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这股东风,将未实现改造和升级的村道纳入“四好农村路”工程项目,其中年共需改造15.公里,工程预算多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进度的30%。

河头镇圩镇路段的路况差是长期以来为广大居民及来往车辆所熟知的,这段路也是县道与国道交汇处。“经过河头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联合整治后,目前已完成该路段的路面清杂,正在加紧升级改造项目的施工进度,尽快为河头街居民群众打造一条宽敞、干净、明亮、整洁的致富之路。”河头镇圩镇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和记者说道。

河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按照省扶贫“八有”指标,有安全饮用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河头镇山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为了利用好资源惠及更多民众,该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协助上级部门全力建设新兴县三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最后一个片区——北峰山供水工程供水车间(北峰山水厂),该项目部分概算投资约1.6亿元,项目通过新建北峰山水厂(供水规模1.6万立方米/日)、输水管道10.千米、配水管道73.千米、管道加压泵站2座等工程措施,可解决天堂、河头及簕竹等3个镇10.36万人的村村通自来水问题。截至发稿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建设主体已完成,输水管道和配水管道已基本铺设完毕,目前正在加紧河头圩镇旧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和各自然村供水管网铺设工作。

如何让贫困户一同搭乘全民奔小康的这趟“便车”,一直是镇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

集中安置边远山区危房改造户

圩镇建设剪影

面对无儿无女且生活难以自理的孤寡老人,该镇首先考虑的是他们是否符合进入镇敬老院的基本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会使用贫困户政策兜底帮扶资金让他们入住镇敬老院,而考虑到敬老院入住人数有限,对于有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该如何安置?他们大多数原有的居住环境较为偏远,甚至无安全住房,对于一个独居的老人来说是十分不便且危险的。对此,该镇考虑集中式供养,这个模式在河头社区塘肚村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塘肚村距离河头圩镇约有7、8公里的山路,对于年轻人来说己是“道阻且长”,更别说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该村地势高,大多数老房子依山而建,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现在都变得破败不堪难以住人,村里的年轻一辈几乎都搬离出去,剩下的都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为了方便帮扶和照顾那些孤寡贫困户,该镇利用危房改造申请资金,选取适宜建房的村小组闲置土地,集中为这部分贫困户修建安全住房,建成后每户入住一个小单元,大家彼此成为邻居且可以相互照顾,当有空置房时,可以让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再入住,直至全部人员完全脱贫。该建筑物划归村小组集体所有,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河头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跟记者作了全面介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镇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是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另一方面主抓就业扶贫。全镇建有扶贫产业共9个,“一村一品”基地(即“合作社+基地+农户”)有3个,“公司+基地+农户”项目有4个,全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户全部参与资产收益,有扶贫产品流通服务网点2个,门店3间,累计举办扶贫产品展销活动2场,对有意愿务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全部落实了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贫困人口17人等。

12月8日《云浮日报》专版

策划/刘荣兴黄广雄

组稿/区伟东通讯员:严婉华

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新兴县河头镇:脱贫攻坚与民生建设比翼齐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